1月8日下午,駱玫玲傳道分享基督徒父母的屬靈盼望與青少年親子溝通。駱傳道專攻青少年事工,服事青少年已有20年資歷,演講邀約不斷。台南聖教會門訓部這次邀請駱傳道針對「與青少年同成長」議題以講座形式提點重點,報名的族群除了家有青少年的為人父母者,還有中學牧區輔導群及對青少年事工有負擔的弟兄姊妹,散會前並有Q & A時間進行細節的研討,內容精采,雖已超出預定時間,父母、輔導們仍爭相發問,欲罷不能!
上半場的議題「青少年父母的屬靈盼望」,駱傳道開門見山地表示,這世代有許多的迷思,諸如:不叛逆等於不正常,讓父母左右為難,陷在困境中。為甚麼 神設立難搞的青少年階段?是神的錯誤嗎?駱傳道以羅馬書8:28指出,神有特別的心意,要讓愛神的人得益處。以弗所書1:3-10中,上帝的心意是要賞賜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,透過養育孩子向人啟示祂自己;孩子修剪人們已經穩妥的生命、擴張生命深度與廣度;讓人看到自己的有限、罪、框架。在基督裡永遠有盼望,駱傳道鼓勵父母自我調整;不忘記神藉著父母工作;順服於神更美的旨意而非自己的想法或方式;另外父母也必須留意不要成為「直昇機父母」,孩子是必須負個人罪責的。
至於如何在盼望中面對青少年,駱傳道提出以下幾個面向:閱讀我們的孩子、調整我們的眼光、澄清重要的價值、改變互動的方式。駱傳道要與會者永遠記得青少年處於「施工中」的狀態,務要建立青少年的屬靈能力。針對許多父母心中的兩難「讀書與親近神」,與其一味催逼或擔憂,不如教導青少年倚靠上帝,「為主而作」與「靠主而作」。基督徒本就是分別為聖的一群,生活中的各個面向都是如此,有壓力時更要來尋求神,讓信仰深植在生活中。
下半場駱傳道和與會者分享「良好的溝通」議題。溝通不是辯論或給答案,因為忙、不能同理、愛說教、情緒中、預設立場等問題讓溝通更形不良。在此,駱傳道先建議溝通的六要與六不要:要尊重、肯定、信賴、傾聽、表達、合作;不要錯時溝通、濫用情緒、急躁行事、互相指責、動輒打罵、批評標籤;再對「良好的溝通」提出見解,輔以溝通練習「停看聽」,每次憤怒時,給自己「黃金十秒」安靜,會發現十秒前十秒後,說出的話會很不一樣。駱傳道強調:「引導、不馬上給答案」,鼓勵弟兄姊妹相信「聖經一定有答案」,結束這場講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