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

從「阿摩司書」省思現代社會

【本報訊】上周三門訓課程「阿摩司書」開課,芭奈‧阿星傳道從作者、寫作時間、社會背景、國際情勢切入,除了短片介紹,也包括地圖的解析,將阿摩司書做了一個完整的介紹。

芭奈傳道指出,阿摩司這位先知,不是以祭司的身分蒙召,他是一位牧羊人,料理桑樹、無花果樹,神的話語透過他對百姓宣講,雖然政治穩定、軍事成功、經濟富裕,但神的百姓靈性腐敗,社會充斥著不公不義,那個社會公義淪喪的時代,與現今的社會現象是很類似的,神的話是對著列國列邦,「三番四次的犯罪」,強調的「四」甚於前面的「三」,神於是對他們說審判即將來到!

在課程中學員們分組討論:當上帝對你與非信徒有相同的處罰時,你的感覺如何?你認為上帝以嚴格的標準審判我們,這是公義嗎?阿摩司的時代與現今台灣社會的差異為何?因為神所愛的,祂就必管教,芭奈傳道指出,神的憐憫與公義是並進的,懲罰是為了使我們悔改,神最終的目的不是審判,而是促使他的百姓回轉歸向神,以「復興他的子民」為目的。

《文章轉載自泉源之聲第8期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